】一、染化料和助劑 中國染料工業近年來發展速度不斷加快,染料產品的質量、尤其是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。但印染企業在使用國產染料過程中普遍感到,與進口的國際知名廠家的染料相比,國產染料的上染率、耐化學穩定性較低,同一染料批量間的色光和深度重現性較差。
二、設備差距
目前我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是要研制出能夠檢測色差、堿濃度、雙氧水濃度等參數的傳感器件,這需要物理、化工、電子等跨行業的技術合作。
三、創新(設計)差距
國家2004年工業普查結果顯示,規模以上服裝行業企業研發投入占產品銷售收入比例只達0.16%,紡織行業僅達0.3%,化纖行業研發0.47%,印染競爭力前10強企業才達0.65%。
四、管理差距
我國已經具有加工世界先進水平印染布的硬件,但產品利潤空間很低。產量增長和利潤增長不同步。說明在創新、品牌意識、管理、信息化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存在差距,一流設備不能發揮作用。
五、品牌差距
多印染企業的出口產品以定單加工為主,多數企業缺乏自主品牌和對出口營銷渠道的控制力,由于多道中間環節,使利潤大量流失。
六、信息化管理差距
跨國配置資源、跨國生產、跨國銷售,是全球化時代社會化生產發展的重要標志。印染業要適應跨國分工的生產方式,必須以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重要基礎,實行生產的erp管理和營銷的信息化網絡管理,才能有效縮短采購鏈、生產鏈、零售鏈。
七、能耗和資源回收利用差距
印染行業年取水量3-5噸/百米布,是國外同行業的2-3倍;印染萬米布耗標準煤約為國際先進水平的1.8倍;廢水排放量占全國第六,占紡織行業80%。
》》》》》》 慧聰網2014年度絲印特印行業品牌盛會20強名單

慧聰網2014年度絲印特印行業品牌盛會20強名單